健康信息
Hospital dynamic
肿瘤化疗应“趋利避害”
发布时间 :2017-09-11
说起化疗,首先呈现在人们脑海中的,是化疗的各种副作用,由于化疗药物选择性不强,有一定的药物毒性,长期化疗会造成白细胞减少、脱发、恶心呕吐等症状,且难杀死全部肿瘤细胞。化疗到底
做还是不做,怎样做?关键还在如何“趋利避害”上,即在化疗立争达到最佳抗肿瘤作用的同时,注意预防和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。
要化疗先做 “心理治疗”
肿瘤的化疗即指用化学药物的方法治疗肿瘤,即药物口服和静脉、腔内使用,让药物进入血液和肿瘤组织来达到治疗肿瘤的效果。化疗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,属全身性治疗方法,适用于大
部分肿瘤,早期、中期、晚期患者均需要化疗疗法,特别是化疗敏感的肿瘤,如淋巴瘤、白血病等。
化疗治疗肿瘤的原理是基于不同的细胞对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不同。一般来说,增殖速度快的细胞及幼稚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偏高,而癌细胞是体内正常细胞变异而来,其增殖速度比正常细胞快
,而且幼稚细胞比例较高,因此癌细胞对化疗比正常组织敏感。化疗药物对身体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就表现为化疗的副作用。化疗药物对身体不同组织产生的损害程度不一样,表现形式也存在差别。
人体内同样有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,这些组织包括骨髓细胞和胃肠道的上皮细胞。骨髓的副作用表现为骨髓抑制,出现血小板、白细胞的减少和贫血。胃肠道的副作用则表现为恶心、呕吐等情况。其
他组织的损害可以表现出相应的症状。
化疗的副作用不可避免,但目前已可用药物加以控制。化疗作为肿瘤常用的治疗手段,主要是为了延长病人生命、减轻痛苦,有的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,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对多种肿瘤,如乳腺癌、睾丸肿瘤、淋巴瘤、白血病均有较好的疗效。但是要做化疗,首先还是应该做好患者的“心理治疗”,消除对化疗的恐惧。
在病房中看到其他病人化疗后出现脱发,恶心等症状,会对新入肿瘤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,心理治疗对于癌症患者来说,是至关重要的,不良心理是癌症的催化剂。
一名合格肿瘤内科医生,首先要学会 “话疗”,即通过交流,解除患者的疑虑,帮患者树立起抗癌的决心和信心,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,提高患者的依从性,才能使治疗达到更好的效果;其次才是“化疗”,药物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,医生需掌握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,遵循NCCN指南,强调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,辅以中医药调理,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别、分期及分子分型,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,提高治疗效率,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。
破除化疗认知误区
化疗副作用越大化疗效果会不会越好?病情复发后化疗效果为什么变差?对于这些患者普遍存在的疑问,张军一主任表示,认为副作用越大效果越好是误解,副作用大小不能等同于疗效的好坏,而复发的病人之所以效果不好,是因为体内的癌细胞对化疗产生了抗药性。
化疗的毒副反应(作用),可分为局部反应、全身反应、近期反应、迟发反应、可逆反应(可经治疗改变)、不可逆反应(不能治疗改变)。如注射局部肿胀、疼痛、组织坏死、静脉炎,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、血小板下降,消化系统恶心、呕吐、厌食、口腔炎、口腔溃疡、腹泻,神经毒反应引起肢体麻木、疼痛、脱发、发热、乏力、失眠,器官毒副反应引起转氨酶升高、严重的出现肝坏死、心律失常、心功能不全、急性心肌炎、肺纤维化、出血性膀胱炎、肾功能损害等。化疗引起的毒副作用大部分是可逆的,停药后可以恢复。
有时人们认为如果没有副作用,药物就无疗效。或者如果有副作用,药物的疗效就很好,这些认为都是错误的,对于化疗疗效的评定,医生一般会在化疗2周期后体格检查、复查血化验及影像学检
查来判定治疗疗效。副作用对每个病人是不一定相同的,有或没有通常不是一个治疗是否有效的信号。
癌细胞对化疗的抗药性,是化疗中比毒副反应更值得关注的问题。癌细胞对化疗药的敏感性是有限的,一部分肿瘤如胃癌、肝癌、非小细胞肺癌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高,所以化疗效果欠佳,而
更多的癌细胞开始时对化疗药敏感,化疗初期肿瘤缩小明显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化疗次数的增多,渐渐产生抗药性,影响治疗疗效。如乳腺癌、恶性淋巴瘤、白血病、小细胞肺癌、卵巢癌、大肠癌
的抗药性是在化疗过程中诱导产生的。所以临床治疗中,复发的病人再做化疗,往往效果不理想,主要原因就是复发的病人普遍存在抗药性。
那么,化疗适用症主要有哪些呢?在临床上,对于实体瘤而言,化疗主要分三种情况:一是辅助化疗,其目的在于杀灭手术无法清除的微小病灶,减少复发,提高生存率。对实体肿瘤手术治疗和放疗之后,应用化疗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机会,提高治愈率。二是新辅助化疗,其目的为通过术前化疗减少肿瘤负荷,提高肿瘤的手术完全切除率,延长患者生存期。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,可使原发肿瘤缩小。三是全身化疗,主要针对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患者,采用化疗来缓解病情,减轻症状。对于化疗敏感的肿瘤,通过全身化疗甚至大剂量化疗加骨髓移植达到根治的目的。